
杨仕椿,男,汉族,中共党员,四川西充人,1969年生,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初等数论、竞赛数学的教学,以及数论、组合及其应用的研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计划1项,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项,已结题了9个省部级、州厅级项目;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SCI检索9篇;2021年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杨仕椿教授坚持扎根于民族地区,长期默默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教书育人,无私奉献,钻研业务,研究学术,不断上进。
杨仕椿教授是一个不甘平凡的平凡人,他如同一只默默执着的蜗牛,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他从一名专科学生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一名初中物理老师成为大学数学教授,从一名数学爱好者成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四川省代表队集训教练。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赢得了师生的敬佩,也让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傲人的成果。
他平时话语不多,见面一个微笑、一声问候是他待人接物的惯常,但一说起他的数学世界,他的专业知识,他立刻像变了一个人,汩汩滔滔,意犹未尽。除了学院的管理与教学工作,闲余的时间大都给了科研,摘取数学王冠上的珍珠便是他的娱乐。在他数学课上,知识渊博,条分缕析,逻辑严密,娓娓道来,诲人不倦。无论是本科生的课堂,还是论文指导、学科竞赛,与杨教授畅游在数学王国,是学生的幸事,更是杨教授最满足的乐事。
杨仕椿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计划1项,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项,已结题了9个省部级、州厅级项目。2007年以来,指导学生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获得了第十三届到第十六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Proc. Amer. Math. Soc.、J. Number Theory、《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SCI检索9篇。研究团队的论文《A 2×2 Lattice space-time code of the highest rank》获得了一类具有最高秩的格空时码,回答了新加坡著名编码专家Xing的一个公开问题;论文《Proof of the P-integer conjecture of Pomerance》完全解决了1980年由加拿大数学家Pomerance提出的P-整数猜想。2016年4月,杨仕椿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021年5月,获得了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2018年、2022年,他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分别获得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21年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高远不知倦,锲而不舍爬行忙。在这个急功近利、浮躁焦灼的时代下,杨仕椿教授身上的蜗牛精神,是成就学术的无形力量,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格与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