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家勇,男,汉族,中共党员,四川富顺县人,1972年生,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装备鉴定领域专家,电子信息和自动化学院教授。2003年12月荣立三等功一次,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入选2019年四川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QR计划”(现为“峨眉计划”),被授予特聘专家称号。
1995年7月,陈家勇同志四川大学毕业后特招入伍,在国家靶场从事防空导弹装备鉴定工作。白天参加装备试验,晚上分析试验数据,编写试验报告。靶场某型试验技术总体人员仅5名,要做到试验数据独立分析研究,工作繁重,难度巨大,陈家勇同志刻苦钻研,奋力拼搏,发现和解决了以系统误差漂移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2003年,定型试验遇到重大挫折,他不眠不休连续工作28小时,编写完成了试验分析技术报告,在关键时刻准确指明装备存在问题,为该型装备定型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工作中,他严谨务实,敢于创新,在和国内顶尖高手“论箭”,反复“拼杀”中练就过硬本领,在后续空、海、陆军各重要型号装备中不断发现和解决各种疑难技术问题,为国防装备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2018年在一家生产部队装备的民营企业,陈家勇同志任副总工程师、质量总负责人兼质量部经理。部队作风不仅让他精准高效处理公司日常工作,还发现装备的重大设计缺陷。他按照技术归零要求改进完善了设计,产生了显著军事经济效益。他参加电子监测无人机等科研项目,做出了突出工作成绩。
陈家勇同志偶然得知阿坝师范学院急缺专家型教师,他毅然放弃了大都市里繁华便捷的生活环境、企业技术专家的高新,来到了水磨古镇上的这所民族地区的高校,成为阿坝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和自动化学院专任教师。他认为国家需要有报国志的知识青年,军营需要有知识的本科学生军。他的部队情节与戎装生涯可以零距离地在学生中宣讲,同时,他丰富的实践经验、鲜活的实例,让工程理论有着陆点,利于学生的学习实效提高。守着这样的初心,他虽然离开了绿色军营,告别了戎装,但他仍保持军人本色,始终把唱响红色主旋律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放在第一位。在课堂上,他既传授知识和工程经验,又讲家国情怀,学生对这位特殊人生阅历的老师充满了敬仰与热爱。在他的教学与精神力量的感召下,学生们不仅在知识上受益,更在思想有了穿上戎装报效祖国的人生理想。
陈家勇同志说:“只要教学科研有需要,我就象上膛的子弹一样,可以随时响应激发,立即冲向目标。”
从军营到校园,从部队到地方,从军人到老师,不变的是陈家勇同志的一腔热血报国志。在学校带领团队攻艰克难的新战场,他率领新的“战士”已向科技高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