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晓梅,女,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生,贵州赤水人,本科,研究馆员。先后毕业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现阿坝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北京大学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是我校培养成长起来的学者型教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献研究,特别是碑刻和民族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2项、新闻出版总署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子项目2项,发表论文40篇,撰写多部专著。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这是曾晓梅同志的工作写照。在校工作38年,她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服务育人。主要担任《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等课程教学工作,并先后从事图书采编、流通、参考咨询等工作。
曾晓梅,人如其名。在教学科研的旅途上,她默默钻研,战胜无数困难,终究在寒冬盛开出芬芳四溢的学术之花。她把自己对阿坝州这块民族文化瑰丽花园的热爱,融入对碑刻和民族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她主持了国家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2项、新闻出版总署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子项目2项,在《图书情报工作》《北方文物》《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国文字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东亚文献研究》(韩国忠州大学)《四川图书馆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40篇,撰写专著《碑刻文献论著叙录》(全三册,线装书局2010年出版)、《羌族石刻文献集成》(全四册,巴蜀书社2017年出版)。《碑刻文献论著叙录》“是对碑刻文献研究史所做的实际贡献,可以解决碑刻文献学科史发展的迫切需要,其意义无疑是很重大的。”“对于丰富传统目录学具有实证性的参考价值与重要的实际意义”(毛远明.碑刻文献研究的历程.《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第4期)。《羌族石刻文献集成》获得多项殊荣: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2016年)、第十二届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一等奖(2017年)、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9年)。《四川日报》两次专题介绍该书(2019年11月14日、2021年6月7日),认为该书“填补羌族历史研究空白,揭开‘云朵上的民族’神秘面纱”。此之“石刻之考—另一个角度的民族史志”;“石刻之珍—正史之外的羌族事迹”;“石刻之义—佐证中华民族大融合”。《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年第2期)将其作为四川地方出版物向社会推广阅读。《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阅读周报》(2018年9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读书》(2018年9月12日)等也推荐该书。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曾晓梅同志最喜爱的一首毛泽东诗词,含其名,也是她不懈科研的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