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瀚典为学问 重道乐业成始终——记文学与传媒学院“四川省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董常保

作者:时间:2022-09-26点击数:

 

董常保,男,汉族,山西宁武人,1975年生,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任教师,三级教授,担任古代文学课程等教学工作,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地方史志、石刻文献等研究方向。出版学术专著《<春秋><左传>谥号研究》《阿坝州旧志集成》,《阿坝州旧志集成》荣获四川省第十九次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 

 

学术眼光敏锐,厘清疑惑

《春秋》《左传》研究是显学,各时代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对谥号研究的成果很少。董常保同志在研读《春秋》《左传》时,敏锐地发现《春秋》和《左传》关于“谥号”的记载笔法体例有所差异,现有研究成果也涉猎颇少。于是确定以《春秋》《左传》谥号为研究方向,终出版学术专著《<春秋><左传>谥号研究》。2005年他到阿师工作,面对不同于山西“晋文化”的多彩阿坝,耳闻目睹皆为陌生。居一地则须涉猎一方风物,他便着手整理研究阿坝州的旧志,历经近七年的不懈搜讨,收集了四十余种旧志,其中不乏珍稀手抄本,后归类誊录点校等整理。历经十余年,终于完成并出版《阿坝州旧志集成》。

 

学术研究勤奋,持之以恒

研究学术始于兴趣,不求功利,董常保同志甘愿寒窗冷凳,遨游瀚典,潜心学问。他研究的范畴,大多为他人未作深入研究的领域,借鉴参考甚少。搜集和整理大量的文献资料,条析缕分,潜心研究,笔耕不辍,锲而不舍,他乐在其中。有的研究领域需历经数年甚至十余年,他常常早上六点工作,晚上十二点才休息,并养成常态,不觉辛劳,兴致盎然。

 

学术成果厚重,填补空白

《<春秋><左传>谥号研究》受到学者的好评,四川师范大学李大明教授评价道:“本书作者所作研究,不但有极佳之学术眼光,而且需要相应的学养和功力,读了本书,觉得成果可喜可嘉!”西南民族大学吴贤哲教授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专著补充了当前学术领域的这一空缺”。《阿坝州旧志集成》是阿坝州目前最全最完整的旧志集成,荣获四川省第十九次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

此外,参研国家级和教育部社科项目各1项,指导完成7项大学生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获得校级电子优秀教案二等奖、校第二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曾被聘为《宁武旧志集成》主编、《宁武县石刻全集》副主编和《宁武县志》特邀编审。现担任第十三届阿坝州人大代表、阿坝州史志学会副会长、《雪原文史》副主编、校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校首届社科联理事。

 

 

友情链接/LINK

阿坝师范学院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联系电话:028-62332559 地址: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 邮编:623002 人事处公众号